返回

重生汉东赵瑞龙,开局放弃美食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0章 前途似锦的赵立根!气急败坏的钟正国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“没经费修建水泥公路,就先平整过后,铺成碎石路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就不至于坑坑洼洼,雨天泥泞湿滑,摩托车和汽车都难以通行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你们绿藤市,近些年有没有高速公路,规划从石门山地区穿过?”

    赵立根连忙道:“很多年前,就勘察规划了一条,但由于缺乏资金,一直没有启动。”

    唐智晟叹息道:“没钱确实难啊!不过要等到有钱,得等到什么时候?等国家将这条高速公路纳入整体规划,拨款投资修建?”

    “国家财政也不富裕,全国还有很多重要的省市之间,需要建高速公路互通互联,所以省内市县之间区域高速公路,就很难等到投资拨款。”

    赵立根附和道:“所以我特别希望,我大哥能在汉东省试点成功。”

    “一旦汉东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,用PPP模式搞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成功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中江省就可以效仿,将很多想修但却没钱修的高速公路拿来招商引资。”

    唐智晟默默点头。

    他相信在汉东省,引入社会资本搞基础设施建设,比如修高速、修铁路、建机场、建港口等等,肯定都会获得成功。

    因为汉东地势平坦、物产丰饶、水资源丰富,自古以来就是比较富庶的地区,市场经济相对内陆的中江省,也更繁荣发达。

    所以明显能赚钱的基建项目,自然有的是社会资本愿意投入。

    就比如汉东省和铁路总署合作,联合申报的燕沪高铁京州至天海段。

    这一条三百余公里的高速铁路,串联了汉东多座城市,通达龙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天海。

    单从每天在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货车辆来看,就知道这条高铁必然座率很高,一定能赚钱。

    所以汉东铁路产业投资集团,还没有正式成立,就已经有很多人在咨询投资入股,想分一杯羹。

    然而……

    中江省,除了自身经济不如汉东,建设成本也远高于汉东。

    要想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,在中江投资建高速公路。

    唐智晟觉得,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    就像脚下这座横亘绵延的石门山。

    建一座超长隧道,就要好几亿。

    同样一笔钱,搁在汉东省,都足够修好几十公里高速路了。

    但能不能发展起来,又关自己什么事呢?

    唐智晟只想尽快回到汉东,继任当上政法书纪。

    只可惜……

    梁群峰这么重要的人物去世,哪有那么容易就结束?

    遗体送到绿藤市殡仪馆冷藏保存。

    灵堂都还没搭建完成,燕京就来人了。

    按照相关规定。

    到了像梁群峰这样级别的。

    去世后,不管家属在不在,都必须要核查死因。

    即便对外是因病去世,上面也需要知道真实原因。

    干了三十余年政法工作的梁群峰,死之前就早就做足了准备。

    他不仅写了遗书,还提前录制了一段影像。

    即便有梁群峰的周密准备,唐智晟依然配合工作组调查到了深夜。

    凌晨时分。

    由刘震东省长,亲自率领的治丧团队,从京州包机飞抵绿藤市。

    同机抵达的,当然还有梁群峰的亲属,大儿媳杨梅和二女婿祁同伟。

    当看到冰冻了一段时间,已经肤色暗沉的岳父。

    祁同伟还是忍不住掉眼泪了。

    虽然他恨透了梁璐,也恨透了梁群峰。

    可这些年,自己不断进步,也有老岳父的提拔之恩。

    由于子女都没有搞政法,老岳父还传授了祁同伟不少经验。

    看着曾经对自己谆谆教导的老岳父,如今面带慈祥笑意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一时间,眼泪疯狂流淌。

    相比于伤心的祁同伟。

    到车上接听电话的唐智晟,却是一肚子火气。

    打来电话的,当然不是别人,正是气急败坏的钟正国。

    因为按照梁群峰的要求,到死也要瞒着钟正国。

    他知道,掌控欲极强的钟正国,绝不会轻易让他去世。

    而他的突然死亡,则是对掌控摆布他多年的钟正国,一次沉重暴击。

    等钟正国说完,唐智晟装无辜的说道:

    “钟书纪,这事真不怨我。”

    “老梁一直跟我说,他只是想老家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我根本就不知道,他没打算活着回汉东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咱们一起共事多年,他邀请我陪他,我能拒绝吗?”

    钟正国语气急促的说道:

    “好,我就当他的死,确实与你无关!”

    “现在他死了,汉东省政法书纪的位置不可能空着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你以后按照我的指示开展工作,我明天就举荐你接任,你愿意吗?”

第90章 前途似锦的赵立根!气急败坏的钟正国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